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充分发掘课程育人功能,扎实有序推进学校和学院课程思政建设,9月13日,国际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教研室开展了新学期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以“融合思政多元素,探索教学新模式”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上,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如何将课程思政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有机融合,是老师们在向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介绍中国时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文化教研室主任陈勤在会上提出“三目标四讲四行”的操作路径。既要结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具体内容,实事求是进行思政教育;又要平衡课程思政和中国文化概论之间的关系,不能强制灌输,须做到“润物细无声”;还要将思政元素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自然融合,要做到课堂上无一句讲思政但整堂课都是思政教育的效果。通过用真实数据讲事实、用身边案例讲道理、用切身体验讲故事、用真情实感讲期待的方式讲好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从而使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华精神跃然纸上,培育出连绵不绝的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学生。此外,陈勤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四行”来实现教学中的思政内容设计,即通过对话“前辈”找到方向与目标;通过学习知识来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通过精品文化项目来传递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怀;通过实践活动来培育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
将思政元素“无痕”地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是课程思政的应然样式。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国际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教研室将继续在课程思政工作建设上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同频共振,最终达成“润物无声”“如盐入汤”的育人效果。